第(2/3)页 只是这次过来,林如海显然看到了一些隐忧,不得不有些额外的担心。 但能跟李昭说,也只是有个倾诉,李昭又不能来帮荣国府决定做主,而贾母、贾政那里,他不想去多说,也觉得没必要说。 毕竟这么多年他们都是这么过来的,听黛玉说,老太太连她的体己钱都拿出来了,就是为了一个面子,他还能说什么呢? 李昭且笑道:“倒也不是只用这一次省亲,我听琏二哥他们说,往后贾老太太他们应该也都会搬进来住的。” 这要真的只是做一次省亲就完事儿,那荣府也太冤大头了。 当然,就算这样其实也没啥必要,只是这园子现在建都建了,难道还能把它推翻了? 李昭倒是没什么所谓,反正他刚刚一路过来已经有足够的收获了——这也是这趟他欣然赴会的原因。 这系统的签到,显然是以过去和现在存在的人事物作为衡量标准,所以当大观园尚未出现的时候,李昭过来这边也没有办法触发签到获得奖励。 所以到现在便是皇城那里李昭都趁着进宫的几次逛了个遍,但是这边还是第一次过来。 这也导致虽然他其实一路认不清路,但是某一时刻到了哪个地方却是一清二楚,只不过有些是属于未来的名称,应该是元春回来之后再改掉的。 皇妃说地自然比宝玉更有分量,便是贾政也会尊重她的意见,哪怕她之后都不会再住在这里。 听李昭说,林如海只是淡淡点了点头,并没有就这个话题深究下去,转而却道:“明德,这回天子没有提拔于你,你心里可曾有怨言?” 他指的,当然是上个月刚刚又帮忙侦破了一个案子,最后却只得了一些金银赏赐的事情。 结合之前几次破案、治病,李昭这半年来也出了不少风头,声名在权贵们之间广为流传。 只是他却还是只在南镇抚司做着总旗官,官职头衔都没有丝毫变化。 当然,也没人敢小看他,毕竟是得了皇帝金口御赐的表字,还有大内令牌可随时不经宣召入宫觐见的,这份信任和待遇可谓少有,连林如海都不曾获得。 李昭毫不犹豫道:“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,这对小子来说倒是件好事,说明今上厚爱,想要栽培我;我方才升官不过数月,再升就是百户,虽功劳上说得过去,也有天子金口玉言,却也难免衙门里有人妒忌。 “如此稍稍避些风波,等下次再立功劳,再升官旁人也无甚可说了……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