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中餐是可以飞的-《我曾叫牛百万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心里对前任更加的愤恨,单手一握差点把可乐瓶捏变形了。

    “那当然,不然伱以为这么低的工资咱们会伺候他?现在哈皮每瓶都有奖,上次我弄了一个奖一箱,在这家店里我直接兑了三十块钱;推荐一瓶小糊涂仙店里给五块钱,一百零八的干红给十块钱,其余的酒水提成不等;另外给客人推荐了当天主打菜,尤其菠萝咕咾肉,一份是五块钱!”

    “你刚来是收拾卫生,过几天等你调到开台组,我再告诉你,咱们都是使劲给客户推荐有提成的菜品,好一点咱们每个月能够拿到二百多块钱提成!另外推荐第一名还额外奖励一百块钱,这家店还是不错的……”

    接过牛文举的红塔山,李海涛打开了话匣子,牛文举顺手把剩余的多半盒红塔山都给了对方,反正自己现在也抽不起,渐渐地淡化了算了。

    “文举哥,你在这得小心一点传菜组的陆海龙,别看一米八多的个子,心眼小的针鼻儿一样……”

    作为好吃好喝的角色,李海涛收到牛文举的红塔山十分受用,瞬间开始给牛文举抖落明上号的内幕。

    这是一家股份制餐饮公司,老板姓杨,公司的模式是加工厂预制菜品和餐厅模式,在每一家店铺的门口都有一个外卖窗口,专营哈尔滨特色的红肠,干肠,小肚……还有卤制品。

    每天收拾卫生完毕,每一家店的店长会把明天预售计划发给加工厂,早晨八点半之前公司的货车会挨家送货。

    明上号所谓的餐厅实际上只是负责简单地凉拌菜制作,就连拉皮都是加工厂那边切成标准块,到这边切成片即可。

    这样做的结果使得明上号上菜速度极快,因为不用切墩,每一份菜品都是事先打包好的标准袋,佐料是大师傅掌控。

    砂锅那边料品更加简单,老汤全是加工厂那边熬制的,砂锅那边只需要按照份数抓料,然后加热即可。

    至于面案那边,与牛文举学习的味千拉面不同,这边的面团全部是加工厂那边按照订单送过来的,饺子馅也是那边荤素分开加工好的,存放在后厨的冷藏柜里面。

    需要包饺子的时候拿出来,工人们只是负责添加葱姜佐料,擀皮包饺子,下锅。

    “我滴个奶奶,这做法没谁了!”

    听到李海涛叙述完毕,牛文举发出由衷的感叹。

    遥想自己在大连那边要开的所谓连锁店,跟明上号比起来根本算不上连锁,实际上就是两家各自为政的粑粑馆。

    两家店除了财务上能够协同外,其余相互没有半毛钱关系,你干你的我干我的。

    虽然只是两家店,牛文举管理起来也非常的费力。

    食物的质量完全依靠店里厨师的手艺,每次发生问题后,一开会都是满地鸡毛。

    厨师怨切墩,切墩怨菜品采购,采购怨天气,都有各自的理由。
    第(2/3)页